上一页|1|
/1页

主题:让哪些人的收入先“倍增”起来

发表于2010-06-24

海南省海口市拟建的“限价房”项目五源河公寓,只针对部分特定人群公开销售,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除五源河公寓项目,海口市今年建设的其他“限价房”也是主要供应给财政供养人员。

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近日报道的一条消息,与海口出现的情况相似。在湖南省长沙县,一大片叠拼的豪华别墅,其购房者也被限制为长沙县拥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而购买价仅为1500元/平方米。毗邻此别墅区的其他别墅,价格则要高出许多。也就是说,一批公务员以享受福利的方式低价住进了别墅区。

海口市与长沙县出现的这些现象,本质是特权在作祟。以种种公开或不公开的理由为借口,一些地方的公职人员,依靠手中难以受到约束的公权力,为个人,为小部分人,获取了不该有的利益。这些人手中的特权,侵占了民众利益,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造成破坏。

前些时候,有一个概念成为舆论热点,那就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一些学者建议,中国目前不妨学习上世纪60年代日本池田勇人内阁曾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制定让民众收入得以“倍增”的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就认为,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政府既有责任也有能力让老百姓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实就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二战”之后经历了十多年疗伤的日本,急切地希望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的腾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于,欲使经济实现极大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洗礼之后,逐渐过渡到后危机阶段。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人士提出中国亦可效仿当年日本的做法,其用意在于,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够让民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毕竟,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的增长是偏低的,低于GDP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让民众分享发展果实,也正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所在,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一些学者的呼声,其实回到了这样一个命题上来:在强调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财富“蛋糕”,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蛋糕”不做大不行,不做大,则民生的福祉无从实现。同时,“蛋糕”不分好也不行,分不好,则贫富差距将会持续拉大,进而引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

回过头看,海口市与长沙县的上述现象,却发人深思:国民收入究竟要让哪些人先“倍增”起来?是手中持有公权力却乱使特权的公职人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公平问题,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收入结构,重点受益人群应是一线产业工人以及广大的农村人口。如果偏离这样的政策目标,则收益分配改革本身也会失去方向。

这意味着,分好财富“蛋糕”,就是要以公平为支点,消弭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扭曲性因素,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而解决公平问题,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需要消除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特权行为。在本质上,特权思想是反平等的,背离公平原则。特权不除,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受到阻碍。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今天所反对的特权就是政治上和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这种主要附着于官员身上、尚未得到肃清的封建残余影响,引发了民众的深刻不满,也严重败坏了执政党的形象。

过往在经济适用房分配过程当中,一些人利用特权不当地占有经适房,一再受到舆论的苛责。而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反映出这些问题背后因素的复杂性。尽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但不论如何,一个起码的要求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被演绎为“特权者收入倍增计划”。

转型中的中国正处在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而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尊重民众权利的社会,必然是呼唤公平与正义,必然是将公民间的权利平等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权力阶层中,存在一些人言行不一的现象,台面上大谈社会正义与公平,背地里却借特权侵占民众利益。这些现象也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发表于2010-06-24

肯定是体制内的人收入先增加啦,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纳税人身上抠

再则就是加印钞票咯,导致通货膨胀,我们小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就贬值啦

发表于2010-06-24
引用:影子2012 在2010-6-24 11:14:38写道:原帖
肯定是体制内的人收入先增加啦,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纳税人身上抠
再则就是加印钞票咯,导致通货膨胀,我们小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就贬值啦
 
 我觉得应该让我的收入先增倍
发表于2010-06-25
引用:whboy888 在2010-6-24 15:34:50写道:原帖
 我觉得应该让我的收入先增倍
 
 小样,敢插姐的队啊
发表于2010-06-28

当一切都没有的时候,天朝站出来对你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可至今,一无所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