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斗门拟投3700万解决水浸 预计明年底可完成南北主干道整治

发表于2009-09-22

斗门城区道路水浸难题有望在明年底前得到有效缓解。记者昨日从斗门区建设局获悉,该区正积极推进城区雨水防洪系统改造,总投资达3772万元的井岸城区水浸整治1期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初步论证,目前正在报批立项。按照工程进度,预计明年底前可完成对工业大道、中兴南路、珠峰大道斗门地税局段等8个最严重水浸黑点的改造,届时城区南北主干道交通将摆脱水浸困扰。

现状:水浸严重影响居民出行

道路水浸一直是困扰斗门井岸城区的一大难题,每逢暴雨路面上都会积水,遇到台风暴雨水浸现象更加严重,一些低洼路段变成汪洋泽国,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也成为当地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难点之一。据介绍,目前井岸城区主要道路上严重水浸黑点就有12个,主要分布在工业大道北、中兴北路、中兴南路、江湾中路、尖峰大桥西转盘等重要路段,对城区道路交通影响最大。

原因:地势低洼,排水标准偏低

根据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调查分析,井岸城区水浸严重与其特殊地形有关。调查显示,井岸城区整体地形较低,尤其是东部沿黄杨河地带地势更是低洼 (一般在1至2.5米),再加上斗门地区雨量充沛,黄杨河潮位较高,受河水顶托,城市排水系统排水不畅,导致城区内大面积水浸。

此外,城市设防、排水标准偏低,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城区水浸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井岸潮位防洪标准为二至四年一遇,远低于规划中的五十年一遇设防标准;城市排水雨污尚未分流,道路雨水管管径较小,加上道路软基沉降、市政管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造成城区整体排水能力不足,造成低洼路段大面积水浸。

整治:优先整治南北主干道水浸黑点

近年来,斗门区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城区水浸难题的解决方法。去年9月,区建设局提出要用3至5年时间逐步实施城区雨水防洪系统改造。由于水浸整治工程涉及部门多,工期长,投资大,实施难度较大。为加快工程进度,斗门区决定采取分阶段实施方式,优先整治城区主要路段和水浸严重路段,并在原项目建议书基础上研究开展井岸城区水浸整治1期工程,整治范围是工业大道-中兴北路-中兴南路 (黄杨大道~尖峰前路)、江湾中路以及尖峰大桥转盘和珠峰大道斗门地税局附近路段,涵盖了城区12个严重水浸点中的8个,打通城区南北交通干道。

来源:珠海特区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