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都是热钱惹得祸

发表于2008-06-28
 

近期关于热钱的报道众说纷纭,因为在我们外管局的资产负债表上,看发觉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不明来路的资金也越发猖獗,而且监管起来相当困难。热钱问题引起高层的关注,20084月,国务院曾召集财政部、发改委、一行三会、国家外汇局等部门,就热钱监管进行讨论研究。热钱的监管越发的显著。

 

 

热钱规模的计算方式

社科院的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从不同方面对热钱规模进行了测算,其中测算模型的不同也主要与热钱的定义和界定范围相关。

 

大致分为三类:用错误与遗漏项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用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估算,将汇率升值收益调整后的规模估算。不管哪种模型的测算,都可以发现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下的激流,狙击热钱,防止热钱冲击中国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发表于2008-06-28
 

热钱流向何方?

大规模的热钱进入中国,但是我们却不能明确的知道它去哪里了,这是一件高度危险的事情。虽然巨额的外汇储备可以让我们不必过分担忧,但是热钱对于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冲击是致命的,九八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足够让我们意识到宏观对冲基金的厉害。但是热钱到底去哪里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新浪财经博主思朴,描述了热钱杀入中国的赚钱新路径:只要油的差价一天存在,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有利可图: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再把人民币换成成品油,之后把油运到国外,最后换成美元。一倒手,100%的利润。而虚拟经济会使这一过程大为方便。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形象地描述,热钱只要进入中国基本就可以获利,因此大规模不明资金的入侵也就不难以理解了。但是思朴的想法过于理想化,考虑到政策的限制和管制、交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等问题,境外资金这种操作可能性较低。

 

热钱的流向1:中上游的工业企业

资本的逐利性让我们可以较为确定的事情是,热钱敏锐的触角已经进入了中上游的产业链。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中国处于商品大牛市中,而且这一时期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工业企业的利润逐渐向中上游产业靠拢,我们有理由相信,热钱流入利润率高的中上游工业企业和部分的金融企业。

 

热钱的流向2:进入股市和楼市的资金规模可能被低估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组合拳的同时,我们能够看出政府矛盾的心态。既希望增加外商投资的规模,又希望有效的控制和疏导资金流向,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在政府限制外资流向房地产的同时,依然能够看到外资投资和收购的动作频频,表明披着合法外衣或其他不明渠道的热钱正在跑马圈地投资房地产市场。随着我们给与QFII的额度不大,但是其他途径进入中国股市的资金绝不会少,2007年深圳的人民币现金使用量占到了全国的约50%,暗示着说明热进入的漏洞。因此,进入股市和楼市的资金规模被低估。

 

热钱的流向3:投资公司和跨国银行中国分支机构

热钱之所以来历不明,一种可能受限于政策问题;另一种可能自身问题,例如洗钱。国内投资公司的数量众多,部分公司几乎从不见有什么业务拓展,但是可以活得很滋润,这可能与热钱的进入有关。跨国公司通过离岸交易,以海外资金作为抵押,在中国国内主动放贷,成为热钱进入的又一重要渠道。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