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斗门政府投1.8亿元“造绿”,就不能拿钱干点正事吗?!

发表于2013-01-07

  昨日,斗门区发布《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从今年开始,在区政府投入1.8亿元基础上,充分吸纳社会投资,在全境范围实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大投入“造绿”工程,要把斗门打造成四季常绿、四季花开、成片成林成景的花城和森林之城。

斗门区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参与这项活动。目前,《斗门区认建认养城市绿地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鼓励道路沿线房地产企业、商铺、机关单位参与绿化建设,并由区市政园林管理处统筹,确保绿化风格相统一。

后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21平方米

斗门绿化美化行动重点为“一带三园五线七大工程”。即结合“一河两岸”改造,将黄杨河打造成融生态、景观、文化、商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文化带。改造霞山公园、尖峰山公园,新建粤澳供水主题雕塑纪念园。绿化改造西引道沿线及连桥路、省道S272线、中兴路及工业大道、黄杨大道、珠峰大道等5条主要干道。完成重点道路绿化提升、公园建设、镇街(工业园区)绿化提升、绿道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及森林碳汇建设、“万村绿”和校园增绿7项工程。

未来三年,斗门还将继续扩大绿道网络,推进绿道网进村、进社区,对区内主要绿色空间、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串连,形成综合功能绿网。

到2015年,斗门要实现道路绿化改造提升200公里且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同时,绿化村庄30个,植树100万棵,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新建、改造公园、小游园10个,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此外,每年至少完成两个自然村的绿化改造工作,争取达到“进村(居)一条绿、环村(居)一片林、围塘一圈树、绕屋一片果”的农村(居)绿化效果。

立体绿化建筑改变斗门形象

根据方案,主城区各单位、小区将充分利用建筑墙面、屋顶、护坡、门庭、窗台、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及各种建筑设施进行立体绿化。

斗门区副区长梁玉昭告诉记者,斗门区将参考国内在绿化上的优点,利用天桥、花架、建筑屋顶、墙面、棚架等建筑设施进行立体绿化,增加城区绿量,减少房屋屋顶滞尘量。

   6000万元改造人气最旺城市公园

井岸霞山公园是斗门区唯一一个大型城市公园,是每日清晨和傍晚斗门人气最旺的地方。据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主任黄立文介绍,霞山公园即将启动投资近6000万元的一期改造工程,按照文化休闲区、环湖浏览区、登山览胜区、康体拓展区、艺苑荟萃区5大功能区分期进行。公园里平日最多市民活动的内湖区域,将围绕水体展开景观设计,未来市民来这里既可以游船,也可以在曲桥和湖心亭处休憩和赏花。

富山企业员工将在园林中办公

根据方案,富山工业园和新青科技工业园每年美化绿化道路、绿地不低于两公里且不低于5000平方米,要打造成一个园林式园区。未来三年,富山工业园仅道路绿化就将投入6849万元,马山片区等路段将种植荫香、木棉、凤凰等树种,三村片区则将种植大叶榕、樟树等,龙山片区则以白兰、秋枫为主。

记者获悉,在刚刚起步的富山工业园,政府将引导园区企业进行花园式工厂建设,督促企业落实企业绿化指标。根据企业产业和性质的不同,各有侧重指导企业做好庭院绿化及长期规划,使企业庭院绿化做到既讲究美感,又体现特色,以达到园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届时,富山工业园员工可实现在“园林”中办公的梦想。

发表于2013-01-07

1.8亿元

发表于2013-01-07
这个不支持还支持什么,没话说,严重支持..凯迪隔音窗
上一页|1|
/1页